6月2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前院长段涛宣布“下海”,这将医生创业的舆情关注再次推向高潮。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释放,创业者从当初为了理想,单枪匹马闯江湖的谨小慎微,到一步步在政策护航下变得多元而大胆。
空间迅速扩展
2009年,医师多点执业被纳入政策设计,到2011年,全国不少省份相继开展了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加以规范。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越来越明朗的时候,已有不少医生不再满足于“多点”,选择也更具挑战性——走出体制。2012年,张强宣布脱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加盟上海沃德国际医疗中心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虽然他不是行业里走出体制的第一人,但却引发了整个行业的高度关注。
2015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被业内视为医师多点执业的“松绑政策”。这一时期,医生开始更大胆地寻找多赢方式实现自身价值。其中,标志性事件是这一年成立的“体制内医生集团”——大家医联,其创始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宏涛医生表示,这个平台是大家自愿发起成立的,既能满足部分医生的诉求,也能解决医院的需求,而且符合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战略。
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同年,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经过工商登记并取得法人资格的医生集团。
“形势喜人,形势催人,形势不等人。”这是段涛宣布创业的缘由。在他看来,在这个时候宣布创业是响应国家政策,顺势而为。确实,国家层面今年鼓励医生创业的信号更是频传。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都明确医生可以兼职创业。
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何达博士说,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公立医院医生创业的市场空间迅速扩展,除了以往的开诊所、开医院、到私立医院行医外,开始出现诸如医生集团这种为临床医生提供服务的中介型组织,目前医生创业的路径越发精细化,出现了专业做医院管理、培训等多种细分领域。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政策发挥出的巨大作用,在重视市场作用的政策引导下,原来供不应求的医学教育、培训等领域均向市场敞开了大门,并出现了数种以前国内不存在的新工种。
业务形态接地气
“医生创业热,很大程度上跟这一波新媒体兴起、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新技术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创业者基本上都是网红。他们充分地利用新媒体对自身品牌的传播,同时也利用新媒体了解更多信息,整合更多资源,形成创业平台。以前,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黏合度不高,个体执业很难。现今医生不仅可以通过新媒体黏合已有患者,还能扩充形成新的患者群。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又能组织更多医生做教育、交流等。”华康移动医疗的首席运营官戴廉表示,“如果说两年前,大家更多是虚拟组织状态下多点执业的话,现今,这些网红创业者都在纷纷落地一些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当然,这些机构一定不同于传统医疗机构,因为它的医生来源不同,组织形式、运作方式也不一样,会大量利用新技术。”
“医生集团和医院集团的结合,会是今年的一个热点。”戴廉说,所谓的医生集团,其实就是医生集合起来一起执业。自建是不少医生的选择,因为自建会更符合他们的理想。所以张强现在做的是日间手术中心而不是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原眼科主任于刚创办的美和医疗集团做的是平台型医院而非单体综合医院,更像一个专业服务平台,提供包括硬件设施、检查、护理、保险等全方位配套工作,吸引医生入驻,一如机场与各航空公司之间的关系。
“脚踏两条船”的孙宏涛则摸索出了一套“下沉”路径。“我们的区域化心电分级诊疗平台可以快速复制”,通过开展远程心电平台合作,在基层诊所投放心电图机和硬件设备,培训诊所医生。如果需要,则转到中心医院,大家医联的医生会去做手术。